本祠史略

新加坡自1819年开埠后,约在1842年左右,有大量海南乡亲移居南洋群岛,尤其是居住新加坡人数最多,我族先贤当时也有不少人,斩荆披棘来星谋生,只身南来不但找寻工作不易,居住地方也成问题,吾族先人有鉴及此,十余位有远见的先辈,遂在1899年群起发动创立“星洲韩氏祠”,使族众有固定住宿的地方,然后互相合作,互相介绍工作,藉以谋生。在人缘、地缘、血缘三方面的构成下,而在1900年先在红桥头淡申二条半石租赁一间亚答屋为祠址,租金十余元,定名为“星洲韩氏祠”。当时参加人数仅数十位。这间亚答屋便是“星洲韩氏祠”的萌芽。 

直到1907年,来星谋生的兄弟年年增加,感于祠宇既旧陋又狭小,同年另迁搬到比较阔大的淡申律四条石,这个地方由于当时有六间排屋,因此人们把它叫做“六间”。到1916年又搬去明古连街与密驼律交界处,这个地方俗称“芒果露”。地方虽较大,但都是租赁的。到此韩氏祠已经三度迁移,祠宇都是租来的。族中先贤均感到星洲韩氏祠,要发扬光大,非有自己的祠址不可,遂在祠员群策群力,团结一致,慷慨募捐之下终于在1925年,在小坡荷罗卫巷廿一号,购买一间二层楼排屋,为自己的祠宇。祠堂正中供奉宋魏国忠献王琦公,宋驸马太师秦国嘉彦公,及宋文林郎会稽县尉渡琼始祖显卿公。

在殖民地时期,本祠申请豁免注册,并订定春秋二祭,春祭订定农历正月廿日前后的星期日,秋祭定七月廿日前后的星期日。  

本祠屹立在荷罗卫巷整整半个世纪,共五十年(由1925至1975年)。 

在政府城市发展重建计划下,荷罗卫巷的韩氏祠祠宇被征用,在“姓韩人不能没有韩氏祠”的理念之下,我们终于购得一间独立式洋楼,占地七千零三十九方尺,在红桥头区达比莎路二 号,终于把星洲韩氏祠重新迁建起来。正式新祠重迁开幕日期为1976年2月15日星期日,本祠至此从一间租来的亚答屋,到拥有自己的现代化独立式洋楼。 

韩氏祠虽有独立式洋楼作为会所,但由于活动经费有限,不能展开多样活动,理事会仝人认为应乘着产业热潮时售卖会所,谋取活动资金作为长期发展经费,并于2007年通过召开特别祠员大会征求祠员意见,结果出席特大祠员一致赞成通过。理事会公开招标并于2008年3月完成售卖手续,同时5月份购买23号德申宋路作为本祠会所,并购买基理马路389号一间店屋,芽笼28巷一单位公寓,三巴旺路1032/1032A两个单位。除了23号德申宋路作为会所外,其他4个单位均供出租,每月可为本祠帶来可观的租金收入,作为活动资金,为本祠以后的发展作出贡献。

本祠今后除了为会员谋取福利外,也与时并进,积极创新、以顺应当前的需求,亦积极吸引年轻的韩氏新生代加入这个和谐的大家庭,从而成为薪火相传朝气蓬勃的宗祠。